您現在的位置: 主頁 > 新聞中心 > 政策法規 > 政策法規
鶴壁市畜牧業恢復生產十條政策措施
發布時間:2021-10-28 09:28來源:鶴壁市政府網 點擊:
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,全面落實全省農業農村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會議精神,全力做好畜牧業災后重建工作,恢復畜牧業生產,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,制定如下政策措施。
一、強化指導服務。加強生產指導和技術服務,組織技術人員進場入戶,深入畜牧業生產一線,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,幫助解決災后恢復重建和畜牧業生產中的技術難題,在滿足飼養條件下,指導養殖場戶及時補欄增養,強化飼養管理。
二、修復設施設備。對受淹的養殖圈舍、草料機械庫房,盡快排水排澇,轉移畜禽。對圈舍、器具、車輛、庫房、路面等全面開展消毒。修復已損壞或倒塌的欄舍、水電和糞污處理等設施設備,清除畜禽舍內動物尸體、污泥、糞料及雜物,為災后恢復生產提供保障。積極協調有關部門,盡快恢復養殖場戶供水供電和損毀道路修復,保障仔畜雛禽、出欄畜禽、飼草料、禽蛋生鮮乳等運輸暢通。
三、加強飼養管理。加強畜禽舍的通風換氣,定期殺蚊滅蠅及滅鼠,保持畜舍干燥衛生,并注意防暑降溫。合理調控飼養密度,避免因養殖場地減少而高密度飼養,影響畜禽正常生長。及時淘汰體弱、傷殘畜禽,降低飼養成本。商品畜禽達到出欄標準的要盡快出欄,降低飼養密度。
四、加強核心保護。對重點種畜禽養殖企業采取特別保護措施,確保核心群飼養在安全圈舍;圍繞優勢畜種,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擴大核心群規模,提高性能質量,增強供種能力;加大種公豬站建設力度,提高優質精液供應能力,擴大良種覆蓋面。
五、抓好隱患排查。組織養殖場戶對防雨排澇設施、養殖設施進行全面細致檢查,防止設施浸水倒塌傷人;加強用電安全排查,防止出現觸電等安全事故;強化敞口式糞污貯存池安全排查,在安全距離邊界設立“禁止靠近”“池深危險”等警示標語和隔離圍擋,防止人員跌落。
六、及時調度物資。及時了解養殖場戶需求,掌握災后恢復重建種苗、飼料、消毒劑、疫苗等生產資料供求信息,進一步加強種苗、飼料、消毒劑、疫苗等物資的協調供應。協調外地和本地龍頭企業,擴大生產能力,保障恢復生產所需物資供應。
七、嚴格清洗消殺。對飼養場內外環境、屠宰場、交易市場等關鍵場所,嚴格進行清洗消毒;加強檢疫監督,嚴格落實“四不準一處理”(不準宰殺、不準食用、不準出售、不準轉運病死畜禽及其產品,對死亡畜禽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)處置措施,嚴厲打擊收購、加工、運輸因水災死亡畜禽等違法違規行為,嚴防死亡畜禽流入市場。
八、預防監控疫病。加強對非洲豬瘟、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和炭疽、血吸蟲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監測調查,及時分析研判受災地區動物疫病發生和發展態勢,發現疫情要及時報告、果斷處置、防治蔓延。
九、優化區域布局。對于蓄滯洪區內損毀嚴重的種畜禽場、大型規模養殖場等,開展科學論證和規劃,重新布局,引導畜禽養殖企業向環境容量大的沿山丘陵地區轉移。堅持以地定畜、以種定養,根據土地承載能力確定畜禽養殖規模,促使種養業在布局上相協調,在規模上相匹配。鼓勵畜禽養殖設施建設多層建筑,大力發展立體養殖,提高土地利用率。
十、推進轉型升級。加快建設現代化養殖基地,重點發展規模養殖場,逐漸淘汰散養模式。推進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改造,加快設施裝備升級,提高大型養殖場智能化、中型養殖場機械化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