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在的位置: 主頁 > 新聞中心 > 政策法規 > 政策法規
鶴壁市種植業恢復生產十條政策措施
發布時間:2021-10-28 09:23來源:鶴壁市政府網 點擊:
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,全面落實國家、省加快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決策部署,盡快恢復種植業正常生產秩序,制定具體政策措施如下:
一、受災地塊農作物管理補助。對受災農作物統一開展病蟲害防控和葉面肥噴施,作業費加藥肥每畝補助指導標準25元。
二、絕收地塊補種改種種子補助。按照“誰種地、補給誰”的原則,對絕收農田改種所需種子,由縣級人民政府統一采購,發放到種植戶;或由農戶自己購買種子,先改種補種,再核實發放現金補貼。
三、絕收農田整地補助。對絕收農田的實際經營主體,按照“誰整地、補給誰”的原則,每畝補助整地費指導標準50元。
四、制定災后恢復生產技術要點。組織市縣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,分品種、分區域、分類別制定農作物災后恢復生產技術要點。
五、積極開展技術指導服務。安排市農業農村局縣級干部分包縣區,組織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,采用技術宣講、現場指導、在線指導、大喇叭、抖音、微信、明白紙等形式,將災后生產和小麥播種關鍵技術措施落實到戶到田,重點加強絕收區域鄉村技術骨干培訓。
六、加快農田排澇除漬。指導縣區、鄉鎮廣泛動員群眾采取疏通溝渠、水泵抽水等措施,盡快排除田間積水,9月15日前完成除澇,確保盡快補種改種,不影響小麥播種。
七、協調災后恢復生產物資。積極協調生產和經營企業開展物資調運調劑,彌補各縣區種子、農藥、肥料等災后恢復生產所需物資缺口。
八、加快農田水毀工程修復進度。積極爭取上級農業生產恢復和水毀工程設施修復項目資金,加快修復災毀農田,最大限度減少農業生產損失,保障農田設施盡快恢復正常運行。
九、爭取金融信貸政策。組織受災經營主體,申請“豫農擔—救災貸”,享受年貸款利率4.25%、免收擔保費和年化2%的貼息政策,降低融資成本。
十、協調疫情期間農資運輸通行證。協調種子、農藥、瓜菜等物資運輸通行證,確保最大限度降低洪澇和疫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。